2025年6月5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具身智能驅動未來智造技術應用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聚焦具身智能(Embodied AI)這一前沿領域,吸引了來自研究機構、領先企業的技術專家、高管等200多人參與。
▲會場一角
政策引領,新賽道熱度攀升
具身智能作為智能體(如機器人、無人機等)通過物理身體與環境實時交互,實現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一體化的技術范式,其戰略地位日益凸顯。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這一“新賽道”正式進入國家戰略視野,引發產業界高度關注和積極布局。
論壇由深圳市智能化學會執行會長石錫銘主持。
▲主持人石錫銘
深圳藍圖:打造具身智能國際高地
深圳市智能化學會黨委書記、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產業教授、深圳市前景科技創新系統研究院院長張義發表了題為“雙輪驅動下的深圳AI革命:人工智能產業體系重構與具身智能創新政策解讀”的主旨演講。張義深度剖析了中美AI發展路徑及國家到地方的政策導向,強調“人工智能+”場景升級是以人為核心的產業變革。他重點解讀了《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指出深圳目標到2027年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多模態感知、高精度運動控制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培育10家以上估值超百億、2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企業,落地50個十億級應用場景,關聯產業規模超千億元,聚集超1200家相關企業,建成公共服務平臺矩陣,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張義建議在座企業立足產業集群打造垂直模型、匯聚優秀人才、構建產業生態并推進數字化改造。
▲張義
企業實踐:技術突破與應用探索
通信保障:三旺通信布局未來網絡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經理沈中原分享了“具身智能機器人通信技術研究及展望”。三旺通信自2022年起整合其20余年工業軟硬件技術積累,布局具身智能上下游,推出全品類TSN設備、集中管控平臺及高效資源分配算法,解決異構設備互聯互通難題。公司在觸覺靈巧手、視覺融合靈巧手等關鍵傳輸技術確保精準協同,并前瞻性布局ABoE通信技術,致力于構建產學研合作生態,賦能智能制造。
▲沈中原
運動控制核心:華成工控驅動智能升級
深圳市華成工業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杜曉磊展示了“具身智能在工業上的應用”。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華成工控深耕運動控制20年。其自主研發的驅控一體技術簡化了機器人應用(如線性/多關節機器人、雙臂協同控制系統),產品廣泛應用于華為、比亞迪、格力等頭部企業。面對具身智能浪潮,公司通過創新運動控制與力控算法,推出高性能、高靈活性控制系統,適配復雜工業及服務場景。
▲杜曉磊
感知基石:鑫精誠傳感力控解決方案
深圳市鑫精誠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培煜探討了“力學傳感器在具身智能領域中的應用潛力”。作為“機器人的觸覺神經”,力覺傳感器(尤其是高精度六維力傳感器)戰略地位提升。鑫精誠提供全系列六維力傳感器產品。受益于人形機器人等風口,中國六維力傳感器市場增速強勁(2019-2023 CAGR >45%),工業自動化是最大應用領域。公司產品已服務于華為、蘋果、ABB、優必選等知名客戶。
▲陳培煜
運控專家:雷賽智能助力裝備升級
深圳市雷賽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推廣及培訓經理吳陽勛闡述了“持續深耕運動控制,助力國產裝備數智升級”。雷賽智能定位“穩定易用的運動控制專家”,提供伺服系統、步進系統、人形機器人零部件、機器視覺、運動控制PLC等全棧解決方案。其標準化程序框架和運動控制算法庫,在3C、半導體、機器人、光伏等眾多行業推動工藝升級。
▲吳陽勛
市場前景:萊克智能剖析人形機器人機遇
深圳市萊克智能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西國分享了“人形機器人的投資機會”。作為具身智能重要分支,人形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蔡西國從政策、產業、產品等多維度分析,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379.7億元(約為2025年的11倍),其中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領域市場空間分別達30.73億、302.92億、46.05億元。特斯拉、優必選、宇樹等國內外企業積極布局,國內已有超200家企業進入該領域,產業鏈加速完善。
▲蔡西國
共筑平臺,推動工業智能
最后,深圳市智能化學會向主講嘉賓頒發了榮譽證書。
本次論壇由深圳市智能化學會與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是“2025年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主題:推動產業集成,擁抱工業智能)的重要配套活動。作為工業領域的盛會,華南工博會是深圳推進新型工業化、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的關鍵平臺。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具身智能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落地與生態構建提供了重要的交流與合作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