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彥宏站上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舞臺,他身后的大屏幕,隨著講解,從幾個世紀前,移軸穿越至今。
文明的進化,隨人類對工具的取舍流淌向前——馬車被拋棄了,汽車取而代之;打字員消失了,互聯網在當代流行。
歷史的畫面暫停于今,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時代的興起。
大屏幕前,李彥宏說:對于人類來說最大的危險,不是因為創新帶來的不確定性,而是不創新,不發明。
李彥宏的開場,無疑是點了“大模型”創新的題眼,隨后無論是科大訊飛的劉慶峰、360的周鴻祎,還是阿里云的王堅,或其他專家學者,都圍繞大模型展開了觀點輸出。
目前很多大廠和機構,正圍繞著大模型展開一場長期的“創新競賽”,一些公司的技術積累可以追溯到幾年前,而大模型訓練帶來的疑慮也無法被忽視——AI到底會不會取代人類?
種種有關大模型的唇槍舌劍,發生在5月18日天津舉辦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
也正是這次大會,將目前國內發布大模型產品的科技公司——百度、阿里、科大訊飛、360等等聚攏到了一起。
在天津,這座北方的算力之都,首次掀起了關于大模型的一場論劍。
大廠與模型
論劍大模型,首先亮劍。百度亮出文心一言,在兩個月前,文心一言成為國內市場上第一個發布的大模型。
這簡直成了百度的“流量型產品”,李彥宏坦言,至今還有200多萬的用戶在排隊等待進行測試,也有十幾萬家企業,希望接入文心一言進行測試。而百度最早在2013年就開始對人工智能進行投入。
實際上,百度的大模型不止文心一言,李彥宏在發言中表示:模型層是文心的大模型,除了文心一言對標ChatGPT之外,我們還有很多行業的大模型,交通、能源等等。
另一廂,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重點介紹了其發布的星火大模型。他直接對標了ChatGPT,并說,以百分制計算,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與ChatGPT之間只有2分的差距,并在今年10月份之前就會超越ChatGPT。

周鴻祎也拿出了360的兩款大模型產品,多輪對話產品360智慧大腦和AI圖形創作工具“360鴻圖”。
他認為,國內科技公司在產品化、場景化、商業化上有很大的優勢,“我對我們能打造這個大模型的能力深信不疑,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目前國內大模型產品和GPT4至少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阿里云創始人王堅,在發言中并沒有提及前不久發布的大模型“通義千問”。他的講話更具哲學味道:我想說一件事,事實上所有了不起的東西,都是從非常簡單的,大家都可以做的事情開始,只是你能不能做的問題。
他因而回顧了科技發展史上的幾個關鍵點。從1997年的DeepBlue、2016年的AlphaGo到今年的ChatGPT,人們通過計算驅動的科技創新,實現了從發現到創造。
他說:在創新的每一個鏈條上,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一個完整的系統,甚至不是靠一個層次結構就可以描述清楚的。
換而言之,我們今天看到的每一個模型都還年輕,他們散發著技術的光芒,而要一個模型實現“完整”,除了技術創新,還需要場景、環境都與其進行結合。
而之后呢?大模型會為我們帶來什么?
智能與風險
從科幻到現實,智能總伴著風險。世界智能大會嘉賓發言的現場,大佬們為人工智能賣力的加油鼓勁,不過仍舊無法繞過其帶來的危機——這么深入的研究人工智能,它真的是無害的嗎?
這種擔心并不是空穴來風,實際上GPT-4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后,就一直伴隨著這樣的質疑。
大會現場,李彥宏試圖用歷史的變遷,來打消人們的疑慮。
他說:“從歷史上看,產業革命的幾次發展雖然使得部分工作消失,但卻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100年前,馬車夫消失,但司機、電力維修工等職業出現;30年前,打字員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網絡分析師、程序員和游戲開發。”
在他看來,人工智能的出現,不會替代人類工作,而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周鴻祎的演講中,雖然沒有直接點出ChatGPT的“可怕“之處,但也時不時地提醒所有人,AI已經超越人類:
“大模型屬于通用人工智能,在很多維度上已經超越了人類。”

他認為,ChatGPT最大的意義是人類第一次把所有的世界知識進行了重新編碼、存儲和推理,使得計算機能夠完全對這個世界建立新的認知,現在GPT4已經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差距和超越
周鴻祎說,“GPT4已經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問題:
差距如何超越?
劉慶峰聲稱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在自然語言認知方面,與ChatGPT僅有2分之差,且今年十月之前就會超越。為此,這家公司做足了準備。
劉慶峰說:今天在這樣一個通用人工智能上,我們在聯合實驗室與清華等很多高校,已經開始做更有前沿的源頭技術創新,一定要由追趕到超越,再有自己原創的系統性推動計劃。
周鴻祎表示,Open AI的成功,給行業指明了技術方向,點明了技術路線。不過國內自己的大模型顯然任重而道遠。
至于優勢,周鴻祎認為,國內科技公司在產品化、場景化、商業化上有很大的優勢,以國內的技術能力,做大模型“沒有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
但同時他也提醒:要堅持長期主義。
無獨有偶,李彥宏在提到文心一言的投入時,也用了“長期”這個詞:“(文心一言)是百度長期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投入的最大根源。”
王堅則強調的是創造力。
他說,真正的算力不是今天簡單的再去要100張架構清楚的A100的卡,而是我們是否真正有能力,把我們的創造力和思想能再一次在人類歷史上寫到規則里面去,這是接下來5-10年真正要超越的東西。